《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贯标中的诊断技巧

  来源:优智博知识产权

  导读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作为知识产权行业唯一的标准,正在全国推广,被成千上万的企业所欢迎和接受。贯标工作周期长,内容复杂,程序繁多,企业和辅导机构在建立体系的过程中,往往不知道如何才能量身定做一套既满足规范要求又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体系。笔者(杨丽萍)结合贯标辅导的经验,现就体系建立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环——诊断工作,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套体系能否解决企业存在的知识产权管理问题,就必须从诊断起步,如同老中医要为患者开具药方,就必须先经历望闻问切,从把脉开始,观察、询问、感觉和判断,通过表象把各种问题一一找出来,再对症下药。

  一、诊断关联因素

  1、了解企业目前组织架构。

  只有了解了企业的组织架构,才能在组织框架内建立体系。

  2、了解企业现有知识产权管理现状。

  包括现有管理制度,操作流程,存在问题,急需解决的问题等。

  3、了解企业现有的各种体系文件及运行情况。

  很多企业管理比较成熟,建立了质量、安全、保密、风控等多种体系,各种体系又不能相互冲突,必须保持体系间的相互协调和相辅相成,否则,会阻碍企业发展,也会让企业人员无所适从。

  4、结合规范的各项条款。

  体系最终的审核和认证,要参照规范进行,规范如同考试的大纲内容,如果答案不符合大纲中考点的要求,再完美的答案也会扣分,所以,要尽可能准确全面覆盖规范所有条款,从而顺利通过认证审核。

  二、诊断形式

  1、书面诊断是指以书面形式将企业制度、流程和要求等内容提供出来。书面诊断比较严谨,但也有其表达的有限性,容易僵化和片面,没有现场诊断深入。

  2、现场诊断是指辅导机构与企业体系负责人员共同确定调研时间、地点、拟定调研提纲、确定参与调研的人员,与接受调研人员逐一进行约谈的方式。这种方式相对于书面调研,形式灵活,交流及时,表达不会出现歧义,在交流时还容易引导被调研者提供深层次的内容,暴露出突出问题,在调研过程中适当讲解规范,也容易使其全面了解规范,协助建立体系,在后期体系运行过程中会积极配合,不流于形式。

  三、诊断技巧

  1、一把手接受调研。

  调研过程中,最好将一把手列入被调研者。贯标工作能否得到足够重视,体系建立后能否有效运行,人财物能否落实到位,取决于一把手的重视程度,规范中的三大原则之一是“领导重视”。只有通过与一把手交流,让其理解规范的具体要求,通过案例介绍行业或者竞争对手在知识产权方面的经验教训,企业可能面临的问题和存在的潜在风险,以及做好体系给企业能带来什么好处等等,让一把手重视此项工作,而一旦得到一把手重视,贯标工作已经成功了一半。

  2、各部门负责人和知识产权联络员共同接受调研。

  各部门负责人全面掌握着部门的情况,能站在部门管理者的高度提出宏观问题,而联络员是处于一线的工作人员,对流程需求比较明确具体,二者相互结合,诊断会更深入,体系建立和运行会更顺畅。

  3、重视调研提纲拟定。

  现场调研时诊断提纲非常重要,首先要尽可能全面覆盖规范条款,防止遗漏掉重要条款,其次,提纲内容要通俗易懂,便于被调研者提前理解和准备,交流时,可沿着提纲适当发挥。

  4、做好记录及时形成诊断报告。

  在调研过程中要有专人记录各种问题,防止问答时热火朝天,最后在形成诊断报告时脑袋一片茫然,忘记重要内容,导致在建立体系时出现重大缺陷。诊断报告的制作要趁热打铁,大量的问题和答案比较零碎,时间长了会遗漏掉关键问题,因此,建议不要过夜,笔者时常白天调研,晚上形成诊断报告。

  以上是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体系建立过程中诊断工作的一点心得,希望对企业和辅导机构有所帮助。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是一次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系统美容,在体系建立过程中,要对照标准,找出问题,解决问题,重新站在镜子面前的,一定是完美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