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傻乐了: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贯标的服务市场的春天真的来了吗?

  来源:IP小农 很高兴认识你

  知识产权贯标要推广了,真要推广!与科技项目资金、高企要挂钩了,真要挂钩了!真是重大利好。

  八部委印发《关于全面推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的指导意见》在7月发布,有消息称在高企评审打分中占10分。甚至有些地方宣传几年内贯标推广到所有高企。服务机构盼星星盼月亮的政策红利终于来了。似乎都要即将赚到盆满钵满了。

  这事真的会发生吗?科技项目种类多,而且贯标在其的影响目前还仅是趋势,不可能一夜之间各科技项目评审直接有该打分项。主要看高企,让我们从多数高企认定的需求和打分标准,地方专利局政策,三个方面来看这个事。

  一、多数高企是中小型企业,拿高企这个牌子,主要2个原因:面子好看、所得税优惠。那么中小企业有个特点,或者说疼点:管理个性化,获得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贯标证书相比ISO证书,认证周期,参与人数,费用都不可同日。

  如果高企和贯标直接支出超过10万,就大大打击了一批小型企业积极性,毕竟中国经济在“倒逼”阶段,未来几年利润预期都得非常保守。

  如果还要涉及各个部门的日常运转,这就是中小企业最烦的点了,贯标目前还不像ISO那样买证,从国知局对此的态度来看,以后也会严格控制着点。所以,贯标对于小型企业,有吸引力,难启动,难推动,难外审验收。很有可能启动后,因为涉及部门多,人员抱怨大,企业负责人也对此也只能默认不了了之。

  二、高企评审打分制,满分100,超过70分就可通过,少数能达到90分以上。很多高企都是奔着71分去的,根本不是必须拿到贯标10分。专利数量、成果应用等都可便捷低成本的拉分。没必要强推各部门花大气力贯标。

  也有消息称:新的高企评审打分将不考虑实用新型专利。这点我持谨慎看法,毕竟目前很多中小企尚无有效发明授权,而且很多领域的技术特点,发明占比就是低。国家的政策方向是鼓励高企,也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参加高企,而不是设定特别高的门槛来限制。

  何况,取得发明授权的成本也并不高,只要技术部和优秀的代理人认真对待,一两万元基本落实发明授权。而贯标辅导费大大高于这个数,外审费也动辄好几万。

  三、地方专利局对贯标的态度各不一,这也体现在各自出台的政策上,江苏局早期最积极,在该国标的贡献上是肯定很大的,要坚持省内认证,而且仅几百来家企业省标转国标,几万元的贯标补贴是个好政策,但是已经使用落实过了。山东和宁波目前推广最好,积极宣传,当地都有10-20万的补贴。但也仅在百这个数量级。其他很多地方基本没动静。很多中小企业反映是:不是不支持政府工作,也不是看不起政策补贴,但贯标涉及公司各部门,周期长,怕影响公司的日常工作。

  在如火如荼的打造亚太知识产权中心,全球创造中心的上海更是静观其变,象征性的启动几家,贯彻下上级的精神。是不作为?是怕,是不屑?这点上我要说个公道话:是有更重要的事,更高层次的事要做:整体知识产权法制环境与机制,要去探索建设。而且贯标是企业自愿行为,由企业自身依据发展需要而判断决策。

  从以上三点来看,贯标辅导的市场近期仍然不大,也许每年各省平均仅几百家而已,大部分要留给基层主管部门关系户;而且对辅导机构自身要求高,单件服务周期长;外审机构高高在上,车马劳顿来到地方上,伺候起来也吃力,出现了贯标外审的困难,三方之间易产生矛盾,导致“办事不力”,丢失客户,就得不偿失了。所以多争取“短低平快”的专利申请,收益更大。但是服务机构不能对贯标一点不了解,到客户面前,热点问题总归要高大上的表述几句的,行业专家的形象不能丢。

  还有一个事,我想大家应该都知道,贯标在国知局内,不是一把手在主导,甚至有人认为是鸡肋,真是苦了某司长辛苦推广。知识产权强国有更多更重要的事要做,中国特色的认证肯定不是放在第一位置。

  当然,作为IP小农,一来靠自己技能辛勤劳动,也要讨好各资源主导方,二来靠政策吃饭。希望有更好的政策出台。

  打了怎么多字,都可以写个实用新型了。

  Ok,各位晚安,注意避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