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公司内部专利工作者,最好心中随时都有几项专利,一旦和竞争对手对簿公堂时可以拿来当武器。台湾手机大厂HTC在2010年被APPLE控告专利侵权后,才惊觉专利弹药库严重不足。这种情况下,除了积极申请专利亡羊补牢,直接对外购买专利也是一种自保的好策略。
不过市场上在贩卖专利时,常会夹杂着许多垃圾专利“整包出售”,公司真正需要的只有其中的一两项,不过买进来之后,还是能因为专利数量提高,增加在谈判桌上的筹码。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资深专利处长王贵正指出,HTC在和APPLE第二回合的专利战中,就是以此方式抑制对手,顺利达成和解并取得十年黄金和平期。
2010年3月2日,Apple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 起诉,主张HTC智能型手机等产品侵害其拥有之10项美国专利,APPLE与HTC的专利战争自此开打。
站在老板的立场,要深刻体会到专利的重要性,通常只有两种情况:“尝到苦头、或是吃到甜头”。HTC是代工起家的,刚开始也没有太多专利,直到2010年和APPLE开始打专利战的时候,才发现没有谈判的筹码的痛苦,除了加强申请专利,更积极的对外购买专利。
无论是和Nokia、Motorola,或是大陆的华为、中兴相比,HTC的专利数量并不算多,而小米虽然是手机业的后起之秀,在大陆只有一千多篇专利,也已经意识到自己的专利不够,开始在市场上积极收购专利。对于小米这家资产超过400亿美元的公司而言,买专利确实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且能在短期内累积专利武器。
竞争对手谈判专利数量绝对是关键
买专利其实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非常多的判断,不可能买到100%完美的专利,身为公司内部专利人员,必须不断跟老板洗脑:“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专利,只有有机会把别人告倒的专利”。购买专利时,要先评估是否有先前技术,申请程序上是否有瑕疵,每间公司也要考虑各自产业的属性。另外,不要一心只想买“可以告倒别人的专利”,防御型的专利同样很重要。
图一、HTC发明专利数量分析(TIPO)
申请专利和购买专利哪个好?申请专利比较便宜,也可以保护公司的核心价值;买专利则是很贵,但比较有效率。王贵正指出,申请美国专利通常要花上2年至3年,欧洲专利快的话,也要1.5年至2年。购买专利虽然节省时间,但成本高出非常多,专利申请费用加上卖方想要获得的利润,市场上一件美国专利可能要价30万美元,费用和自行申请专利差距悬殊,好处是短时间内就能获得大量专利。市场上在贩卖专利的时候,通常都是“整包出售”,里面可能夹杂很多垃圾专利,即使公司真正需要的只是其中的一两项,也必须“整包吃下”,不过买进来之后,还是能因为提高专利数量,增加在谈判桌上的筹码。
表一、申请专利与购买专利比较
买对专利告赢对手非难事
HTC在和APPLE第二回合专利战时,曾求助于GOOGLE,本以为GOOGLE专利非常丰富,没想到GOOGLE也只有200多项美国专利,后来GOOGLE才开始到处购买专利,像是Google在2011年并购Motorola,就是着眼于Motorola拥有的1万8,000多件专利资产。
以HTC本身而言,发现知识产权武力远不及苹果后,先在2011年4月向以7,500万美元从美国ADC Telecommunications获得超过80项4G LTE专利,确保有能力在美国市场面对竞争,并在同年7月以3亿美元代价并购S3 Graphics 公司,取得绘图处理关键技术,进一步强化和苹果进行谈判的筹码。
即使成本可观,收购专利已是现在大型公司比较积极作为的趋势。只是老板永远搞不懂,为什么要花好几百万美金去买几张纸?公司内部专利人员就需要花比较长时间去说服老板,这几张纸到底有什么用。
王贵正提出忠告,“建议作专利的人,最好能够心中都有些专利,可以拿来跟你的竞争对手告”,除了申请专利之外,还要时时分析你的竞争对手,手上随时都要有一些“比较好的专利”当作筹码。什么样的专利是适合拿来告的专利?那就是能让法官比较容易判断出是否有侵权的专利,以及比较难做回避设计的专利。要考虑到法官几乎也都没有技术背景,像HTC和苹果的诉讼中,苹果拿了10项属于软件底层的技术专利来告HTC,这对法官来说不但很复杂又难以理解。
王贵正:专利是个良心事业
台湾厂商比较少遇到国际性的大型专利诉讼,大部分的专利工程师都只是默默的工作。每当有专利工程师来HTC面试时,王贵正喜欢问对方,“专利是什么样的工作?”这几年来他听过各种千奇百怪的答案,却没有得到他心中的答案。王贵正说,“专利其实是一个良心事业”。
他解释道,因为专利申请到最后,不只是拿到一个专利证明书的号码而已,有没有想过这个专利将来到底能不能拿来告人?许多公司内部专利工程师从专利事务所拿专利申请稿件时,甚至因为没有时间看,就直接回复对方“提出申请”。过两三年后,没有意外公司就能拿到一张专利证明书,并成为公司内部专利工程师的工作表现,但专利证明书若不拿来告人,放在档案数据库归档之后,这件事似乎就这么结束了。这个专利到底有什么用处?其实也无从验证。因此,王贵正才会形容,专利是个“良心事业”,只有真正面对诉讼时,才会知道平常良心够不够了!
从美国到中国HTC专利布局随业务重心移转
谈到专利布局,王贵正提醒要看产品属性和对手策略,基本上产品销售到哪里,专利就要布局到哪里。以HTC本身为例,台湾是HTC专利布局时的首选,虽然HTC从未在台湾发起过专利诉讼,未来仍会持续积极布局台湾专利,再来则是大陆、韩国和日本。欧洲方面,HTC会在专利制度比较健全的英国、德国、法国、荷兰、意大利等国申请专利。
过去通讯业者的主力战场都在美国,HTC最常发生专利诉讼之地也在美国,因此美国为HTC海外专利申请的最大宗,不过现在重心逐渐转移到中国大陆,因为电子业几乎所有代工厂都在大陆,在当地获得专利才能有效制衡竞争对手,HTC也以过来人的经验,提醒有意在大陆申请专利的厂商,需要投入更多的努力和沟通,才能得到比较好的结果。
专利诉讼的管理=财务成本的管理
谈到专利诉讼管理,王贵正认为老板不一定会太在意输赢(因为可能胜负早已定),但对成本则是锱铢必较。HTC处理专利诉讼时,专业部分都是委托律师,内部技术性问题则交给工程师处理,财务方面的沟通才是HTC专利工程师主要的任务。
身为公司内部专利人员,对于成本控管绝对无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否则收到账单时会非常痛苦。原因很简单,美国地方法院的专利诉讼案件要花上300万~500万美元跑不掉,美国ITC的诉讼案件,保守估计都要600万美元。欧洲专利诉讼(例如德国、荷兰、法国、意大利)一个专利就要60万~150万美元;日本的专利诉讼费用也不比欧洲低多少。
由于律师费用非常昂贵,因此选对律师、和律师做良好的沟通,更是专利诉讼管理的要务。专利诉讼进行到最后,最重要的是要帮公司做出最好的决策,王贵正建议,“尽量朝向和解进行,其实诉讼不一定要赢才叫赢,小输也是赢、省钱也是赢。即使在审判的前一天,都要想办法和对手谈看看是否有和解的机会”。
回想起HTC和APPLE第二回合专利战时,HTC本有把握靠4G专利告赢APPLE产品侵权,但还是设法在进入审判前和APPLE谈判和解。因为HTC这场专利战打得漂亮,如今才能换得HTC与APPLE两家公司长达十年的黄金和平时期。
来源:新浪创事记
作者:吴碧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