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顾奇志
微信号 | 顾奇之道
现在是不是知识产权的“刚需时代”,我认为还不是。
什么是刚需?刚需是个消费经济学概念,指刚性需求,可以理解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如食盐就是刚需,因为生活中不可缺少,而且没办法用其他东西替代,总不能靠酱油过日子吧。当然,“丈母娘的需求”也是刚需,但是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
有位知识产权学术界的教授,在和我微信互动的时候也持跟我一样的意见,他认为目前来讲,知识产权对于企业来讲,还只是“马甲”而不是“裤头”。在教授看来,马甲是装饰性的,显然不是刚需,裤头则一定是刚需了,没有就会贻笑大方的。
怎么样才能尽快让知识产权进入“刚需时代”,笔者认为,只有诉讼。只有通过提高知识产权的诉讼水平,才能尽快引领企业将知识产权变成刚需。其他政策,什么资助、质押融资,都是隔靴搔痒或锦上添花,并不能真正让知识产权成为企业的刚需。
诉讼,本质上就是战场上的兵戎相见,刀刀见血的。因为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商标等,都是属于市场竞争中的垄断权利,输了的一方,是要退出市场的,下场当然会很惨。所以,很多人喜欢把知识产权诉讼称之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有一定道理的。
从实践中来看,很多企业也是在知识产权诉讼中成长起来的。重视知识产权的企业,要么就是在知识产权中“得过好处”,或者“吃过大亏”。这种“得好处”当然不是指拿点政府补贴的“蝇头小利”,而是运用知识产权获得了市场竞争优势的。我国是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的后发国家,吃过亏的企业就很多了,华为、比亚迪等等,都是在知识产权的国际诉讼中成长起来的。
据了解,2016年,广东全省法院新收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32000多件,其中,新收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三类案件分别为2万件、5000多件和4000多件。于是有人会问,现在的知识产权诉讼数量这么多了,为什么还不能进入知识产权的“刚需时代”?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不过难不倒我。因为从战争的爆发频率来看,冷兵器时代爆发战争的频率,一定比火器时代要高,而火器时代爆发战争的频率,一定要比“核武器”时代要高。现在进入核武器时代,大国都有核武器,打起来不但惊天动地,毁灭地球都是分分钟的事情,当然不会随便发起战争了,这也是为什么第三次世界大战打不起来的原因。
因此,现在知识产权案件数量那么巨大,恰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知识产权诉讼的“烈度”不高,对企业的伤害不大。其中根本的原因,就是目前存量的知识产权质量太低,没有办法真正打击到竞争对手。
一旦知识产权进入“刚需时代”,笔者可以断定,知识产权诉讼一定会呈现下降趋势,甚至会越来越少。因为,真正能够拿出“核武器级”的知识产权的企业,毕竟是少之又少。而真正敢于侵犯知识产权的企业,同样会少。
知识产权诉讼既然肩负着引领我国知识产权进入“刚需时代”的使命,就需要我们的政府部门转变思路,将精力投入到帮助企业夯实知识产权基础,提升知识产权质量上来。让企业尽快掌握具有高质量的知识产权成果,这样进可以攻,退可以守,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让诉讼引领知识产权进入“刚需时代”,各级知识产权审判部门更是责无旁贷。随着知识产权诉讼的强度越来越大,如何把案件审理好,确保公正公平和效率,考验着每一个知识产权法官的能力、水平,良知,甚至良心。
与此同时,还有知识产权服务业也要尽快提升水平,包括专利文件撰写水平,知识产权诉讼代理水平等等。现在因为政府补贴多,企业申请知识产权很有积极性。一旦风向变了,不能靠量吃饭了,如果服务质量不高,是很难混到饭吃的。
当然,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更应该未雨绸缪,尽快重视知识产权工作,迅速提高知识产权质量。在国家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大趋势中,哪家企业觉悟得快早越快,储存的知识产权武器当量越大,威力越大,就越能在知识产权的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
知识产权一定会进入“刚需时代”,而诉讼不过是催化剂。聪明的你,准备好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