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秘密泄密者为何多为跳槽离职员工

  来源:扬州网-扬州时报

  昨天,记者从市工商局获悉,我市正式出台《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工作暂行规定》,并出台15个配套文本,对企业商业秘密开展保护。从目前情况看,企业商业秘密案件存在查处取证难的问题,泄密者大多为跳槽员工。

  案 件:员工带着图纸离职创业

  被判侵犯商业秘密

  陈辉(化名)是市区一家电子公司的技术人员,在公司里,他设计了一套图纸。去年,陈辉向公司提出辞职。不久,与几个合伙人一起另开了一家电子公司,并将这套设计图纸稍加改进,运用到了新公司生产中。

  几天后,老东家发现了公司设计图纸被盗用的情况,于是向工商部门举报。工商部门介入后,将设计图纸送到有资质鉴定公司进行了鉴定,证实该图纸与老东家图纸基本相似,工商部门认定陈辉及其新公司构成侵犯企业商业秘密。并依法对陈辉处罚2万,陈辉的新公司处罚8万。

  市工商局公平交易处人员介绍,此类侵犯商业秘密的事件并不少见,但形成案件的并不多。前几年,高邮有家广告公司,业务员离职时,带走了公司的客户名单,另起炉灶做起了生意,随后被工商部门认定为侵犯商业秘密。

  新 规:泄露客户名单也属侵犯商业秘密

  可能很多人对企业商业秘密不够了解,规定所称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企业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包括设计、程序、产品配方、制作工艺、制作方法、管理诀窍、客户名单、货源情报、产销策略、招投标中的标底及标书内容等信息。

  有4种情况可作为侵犯企业商业秘密行为,由工商部门认定处理。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企业商业秘密,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与企业有业务关系的单位和个人、企业的职工,违反合同约定或违反企业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第三人明知或应知为不正当获取,仍使用或披露企业的商业秘密,也视为侵犯商业秘密。

  现 状:泄密者大多为跳槽员工

  “企业商业秘密的泄密途径比较单一,主要为员工泄密,且与在职员工相比,离职员工泄密的可能性及发生率远高于在职员工。”市工商局公平交易处人员介绍,在泄露的商业秘密中,涉及“客户名单”的最多,其次为涉及制造企业技术产品配方、制作工艺或方法等的技术秘密。

  员工跳槽后将原公司的商业秘密一并带走,这样的现象在外贸行业屡见不鲜。假若商业秘密被侵犯得不到有效阻止,外贸企业就不能做大做强,企业老板不敢轻易将重要客户放给员工,就没有足够时间通过管理做大企业规模。

  而泄密员工离职后,没办法施与惩戒,会助长其他员工纷纷效仿,导致企业受挫;泄密员工往往缺乏足够的资金实力,一般会采取低价竞争获取和巩固客户,进而引发行业内的低价竞争,甚至演变成恶意竞争,导致整个行业秩序混乱、利润摊薄。

  几大疑问:商业秘密案为何查处难?主要问题是举证困难

  商业秘密是继专利、商标、著作权之后,成为知识产权体系中的第四大领域。记者了解到,相较于涉及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案件数量,商业秘密案件数量占比极小。

  是什么原因导致商业秘密案件的办理如此棘手?“由于案情复杂、秘密点不确定及技术鉴定等因素,此类案件办理周期往往较长,而举证难是案件屡屡败诉或调撤的主要原因。”工商人员告诉记者,在一般的商业秘密案件中,受害企业首先需要证明其具有的技术信息或经营信息为商业秘密,同时,还需要证明涉案的商业秘密不为公众所知悉、采取了合理的保密措施并且具有经济价值,另外,还需鉴定商业秘密确实是从受害企业盗取来并使用的,只要缺少其中一项,就容易被判定为证据不足。

  泄露消费者信息算不算侵犯商业秘密?要视情况

  如今,不少人都会碰到让人烦心的推销电话,买了车后,就会不断接到保险公司电话,买房后,就会接到装修公司电话。4S店和开发商将客户的名单泄露出去,算不算侵犯商业秘密?

  对此,工商人员表示,商家泄露了消费者的身份信息,就属《消法》的调整范畴,不属于泄露商业秘密。如果公司员工将消费者信息盗出,被其他公司用于经营,就属侵犯商业秘密。

  售房信息被中介公司采用:算不算侵犯商业秘密?不算

  很多人会发现,自己准备租房或售房,将信息贴到网上,哪知被中介公司摘抄后,放到自己的信息库内,这样的行为算不算侵犯商业秘密?工商人员表示,这种情况不算侵犯商业秘密,因为你的租房售房信息,在网上都能查到,公开渠道都能获取,已经为公众所熟知。不能算商业秘密。(阿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