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专利战:”亦战亦和”取代”非战即和”

  通信领域的重大专利动向接连不断,无论是苹果等企业组成的专利联盟斥资45亿美元竞拍北电网络的6000件专利,还是嗣后谷歌出价125亿美元并购摩托罗拉移动,加之从年初到现在几大巨头之间频频爆发的专利诉讼大战,都预示着专利从幕后走到了台前,重排竞争座次,更改竞争规则,塑造竞争格局,大刀阔斧地设计业界的未来。

  从竞争模式上来看,”非战即和”一去不返。传统的专利结盟并非牢不可破,盟友之间反目对簿公堂的事比比皆是。例如,苹果与三星多年来合作愉快,苹果的部分产品一直选用三星生产的微芯片,但是上半年苹果对三星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在全球提起了一系列的专利侵权诉讼,并在很多国家和地区阻止三星电子产品的销售。

  而苹果和谷歌作为两家渊源很深的创新公司,在多个业务上曾经亲密合作,但随着通信领域产业链上下游高度整合的过程,这两家硅谷的巨头开始正面交锋,各自为了专利而大肆收购,将专利竞争推至白热化。另外,在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之前,三星使用谷歌的安卓系统开发的智能手机在世界市场上取得了傲人的业绩,是安卓阵营的一员悍将,但在收购案件之后,韩国政府日前敦促国内的通信领军企业三星和LG放弃安卓系统,转而与韩国其他企业一道开发自有移动操作系统。

  鉴于韩国的举国创新体制,三星很大程度上会接受政府的建议,离开问题丛生、前景不明的安卓生态系统,转而用自行研发的BADA系统与前盟友谷歌展开激烈竞争。同样,在此背景下,传统的专利敌对状态也难以为继,敌友身份瞬息万变。例如苹果与微软向来不和,但在北电公司的收购一案中,却能摒弃前嫌,最终组成联盟,与其他4家公司一起共同击败了最初出价的谷歌,创造了年初专利资产收购的第一轮高潮。拍卖结束之后,两家公司还不约而同对谷歌的安卓系统发难,试图向每台安卓设备收取15美元的专利费。

  竞争模式的转变除了体现在专利联盟方面,还发生在专利诉讼领域,传统上的”有损害即有赔偿”的诉讼目的被业界的商战模式彻底颠覆,诉讼本身成了竞争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司法程序来瓦解联盟、分化敌手以致搅乱棋局,谋求在本领域的垄断地位,打压其他竞争对手的挑战,一跃而成为业界巨头之间无休止的专利诉讼的主要目的。诉讼与结盟解盟相得益彰,是通信巨头之间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关系的晴雨表。

  这一竞争模式的嬗变,固然与通信领域科技的高歌猛进密不可分,按照熊彼特的理论,创新既会制造无限商机,也会破坏性地冲击现有的商业秩序,促使商业主体的竞争模式改换门庭。不过,更重要的决定因素还是电信产业链本身的发展趋势,硬件厂商、软件开发商、电信运营商以及服务商间竖井林立、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正在打破,软件开发商逐渐取代硬件厂商,接管了整个产业链,业界最为成功的企业往往凭借软件运营,重塑产业格局。拥有了这些软件的专利,意味着占据了电信产业链的制高点,而这一领域的专利分布广泛而深远,难以为一家公司通盘掌握,因为在专利池的构建和专利联盟的建立上,专利拥有量较多的企业虽然更有话语权,但对部分创新型企业产生的核心专利也会防不胜防,不能一劳永逸地占领高位;而旗鼓相当的公司利用专利诉讼和专利联盟,也能为专利的共享提供谈判的资本。因此,诉讼和联盟都成了权宜之计,随时可因公司的发展战略而修正,从而拉开了通信领域”亦战亦和”的竞争模式。

  对于我国企业来说,国际通信领域几个大手笔,颇有些令人眼花缭乱,而这些大动作背后的竞争模式的变迁,一时也难以理清头绪。在这方面,国内业界的大佬已经开始了初步的尝试。在年中的北电网络拍卖案中,华为公司作为RPX专利联盟的成员,也加入了竞购的行列。虽然RPX专利联盟在第一轮拍卖后出局,华为公司也因未能再结盟友而退出了竞争,但这毕竟是与国际通信巨头同步试水的第一步。

  而在专利诉讼领域,今年中兴通讯与爱立信的专利诉讼,去年的华为与摩托罗拉的专利纠纷,以及当年让华为一战成名的思科诉华为一案,都是我国企业成长的重要一课。面对通信业界专利竞争模式变化下的未来,我国企业应抛弃黑白分明、”非敌即友”的既有思维,在新一轮的全球专利大战中审时度势,根据国内产业培育的现状,在各司法管辖区域适时运用专利诉讼,灵活选择竞争对手结成联盟,开拓自身的国际化发展路线,助力电信产业的升级和产业价值链的提升。

  作者:王淇

  来自:优智博知识产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