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中国知识产权诉讼网
专利战是场战争,但不以法庭上的胜负为输赢,它只是专利持有者达成战略布局、实现经营目标的工具。
并不是侵权就发生专利战,我们知道周身侵权的案例是很多的,但侵权并不是专利战爆发的唯一因素,换句话说,你的公司不够大,不够知名,也很难成为专利战的对象或者主角。因为专利战的成本和目的,都不是和小公司过不去。
国内很多做手机的公司很多,几乎大企业有什么,他们都能第一之间模仿出来外观。因此他们即便在国内并不知名,但在海外(尤其是印度以及非洲等市场)都可谓风生水起,但一旦做得太大就可能有灭顶之灾。比如在印度市场曾经风光无限的基伍(GFive)因为2010年年底与诺基亚、爱立信的知识产权官司,致使产品被扣留而出货量大减,后来转头向国内发展。
看起来,公司的经营规模足够大,侵犯的利益足够多,才够格成为专利战对象。小公司大多不会成为专国内利战对象,因为这些公司命运多舛,说不定哪天就被自然淘汰,不劳专利大户亲自动手,当然,专利大户认为大有前途的小公司例外。这是因为专利战的成本很高,一方面案值高,一方面时间耗不起。这些都可能影响正常的经营。
当然,合理运用专利战,且为个中高手的也大有人在。例如HTC因专利诉讼在欧洲市场败退。但这并不影响双方合作,双方甚至可以一边打专利战,一边继续知识产权交易,尽显市场经济的博弈本色。
现在的国际化倒逼我们要去学习游戏规则,产业转型升级也要求我们转变观念由”价格战”升级为”专利战”、”知识产权战”等等。联想集团今年1月30日宣布以29亿美元向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业务,今年3月份又宣布向一家美国公司收购价值1亿美元的专利。这是联想集团在为国际化做准备,因为它势必要将手机销往国际市场,为此要先清扫道路。
你或许会觉得这成本太高,但实际上专利大户支出成本更高,不说研发,仅专利申请就是一笔不小支出,大公司有能力和动力大量科研,才能探索到未来之路。
不战而屈人之兵,是理想状态,大多数时候都是双方达成某种妥协。比如双一十商标争议中的阿里和京东,再比如最近中兴和小米。但华为现在很淡定,他们没有加入混战的表态,一方面在于他们的经营能力可以确保整体利益的实现,另一方面他们充足的国际知识产权战经验,让他们更加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