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知识产权禁令带来的思考

  去年以来,平衡车产品风靡全球各国市场,销售火爆。然而,在繁荣的市场环境背后,有关平衡车的专利权纠纷问题也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前段时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又发出禁令,要求禁止进口涉嫌侵犯美国企业赛格威(Segway)自动平衡技术相关专利权的产品,并对包括数家中国厂商在内的13家企业进行调查。在这场纷争背后,人们不禁要问,平衡车的专利为何频频引起争议?未来平衡车行业究竟路在何方?

  在笔者看来,平衡车的专利之所以会引起争议,根源在于拥有核心技术专利的权利人相对分散。其中,2012年时,一名美籍华人围绕平衡车滑板状结构在美提交了专利申请并独家许可给美国Razor公司;与此同时,杭州的一位大学老师则在设计平衡车的过程中将关键的自动调节平衡改为机械调节平衡,据此提交了28件国内外专利申请并创办了骑客公司;几乎在同一时间,此次涉案的美国平衡车厂商赛格威也通过研发掌握了有关平衡车核心技术的相关专利。

  然而,上述手握专利的三方此后却陷入到了专利大战之中。特别是在平衡车产品销售火爆的美国市场,Razor公司、骑客公司和赛格威此前已进行了多番的专利“角力”,均未分出胜负。在这三家企业开展“专利竞赛”的同时,国内也有一些中小企业涉足平衡车的生产销售领域,依靠价格优势占领了部分国内市场,并逐步向欧美市场发展。但是,更加重视“价格战”的这些中小企业在知识产权上多有“先天不足”。此前,已有中国企业因涉嫌专利侵权而在美国CES展会上被查抄的案例在先;这次ITC又发出了一纸禁令。应该说,这无论是对已在美进行了专利布局的骑客公司而言,还是对尚未进行完善的专利布局便贸然进入美国市场的其他中小企业而言,又一次敲响了“警钟”。

  在笔者看来,无论此次的纠纷最终落得怎样的结局,对中国企业而言,关键还是要做好知识产权的创造与保护。一方面,被诉侵权的企业应积极做好应诉的准备,围绕美方提出的涉案专利和自身拥有的技术进行全面的检索和分析,寻求应对的策略;另一方面,对于国内的诸多中小平衡车厂商而言,则需要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掌握核心专利、介入标准制定,如此方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此次一纸禁令的下发,虽已成为相关企业发展道路上的一块“绊脚石”,但若能由此真正引起企业对自主创新、对知识产权的重视,也许“绊脚石”反而能够成为行业转型的“奠基石”,这是这场专利纠纷带给我国平衡车厂商的思考与启示。

  作者:木叶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