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的创新型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知识产权问题往往成为其走上竞争舞台的“软肋”。尽管不少企业通过提交专利申请等方式有效保护了自己的创新成果,但对于那些知识产权数量较多的大型企业,还需要通过有效的管理方式将知识产权物尽其用。而目前,最有效的整合企业知识产权的方式就是推行实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下称贯标)。
2013年3月1日,我国第一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国家标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下称《规范》)正式实施。1年多来,《规范》已逐渐成为地方知识产权和知识产权中介机构工作新的重要依据,对于我国企业整体创新水平的提升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作用显著。
系统管理提升发展速度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基础在于企业必须将知识产权置于合理的地位,并为知识产权配比与其相称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海尔集团知识产权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作为知识产权制度的主体,决策者应该正确认识知识产权的价值和作用,并将知识产权部门置于与生产、销售、财务和一级组织部门并列甚至更高的地位,并在企业战略目标中明确知识产权的各阶段分解目标及推进路径。
对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开展思路,海尔集团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一直以来他们也是这样做的——海尔集团设立了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作为创新的成果和保障,企业管理者始终将知识产权工作置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海尔集团拥有近40人的内部知识产权团队,其中12人拥有中国专利代理人资格,通过全球资源整合,海尔集团还拥有近10名全球知识产权实务与管理外部专家为其提供知识产权战略制定、流程体系规划及操作实务指导等服务。
“海尔集团的管理经验值得推广。在我国企业的现实需求下,早在2011年下半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就开始研究谋划推进企业知识产权规范管理工作,并于2012年开始了《规范》国家标准的编制和推行试点工作。从2012年6月起,国家知识产权局已经开始在北京、河北、浙江、陕西、湖南、江西等6个省市启动了贯标试点工作。”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司有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围绕贯标,国家知识产权局在2012年开展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工作培训,参与试点的企业达到386家,服务机构达到39家。各参与试点的省市高度重视,配合有序,加大投入,因地制宜,制定了该地区的试点工作方案和举措,取得了实效。
据了解,截至目前,参与贯标试点工作的企业和相关中介机构,已经通过强化自身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取得了良好效益。位于山东省潍坊市的山东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盛瑞传动),积极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把贯标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公司把知识产权小组的职责、专利的管理、专利奖惩、专利工作的考核等内容列入专利管理制度,鼓励员工的业务创新和职务发明。目前,盛瑞传动已经基本形成一套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体系,并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为公司知识产权管理及保护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技术依据。
因地制宜形成发展合力
“在贯标工作中,各省市知识产权局积极推进贯标工作,建立贯标机制,制定贯标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在组织机制上保障了贯标工作的顺利进行。”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司有关负责人介绍,2013年,全国共有30个省市的知识产权局制定了贯标工作方案,25个省市成立了领导小组,16个省市的知识产权局联合当地主管质监、科技、国有企业、中小企业等部门共同推行贯标工作。大多数省市将贯标工作与本地企业工作结合进行推进,如优势企业培育工程等。截至目前,全国已有河南、江苏、浙江、北京等省、市、地区开展了贯标工作,各省市因地制宜,贯标工作呈现出逐渐深入的态势。
据了解,自启动并全面推行贯标工作以来,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已联合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组建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推行工作组,制定了《北京市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优选了有资质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辅导机构,开展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系列培训,组织编写了《北京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工作指导手册》,并在全国首创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在线平台,从而为企业搭建起经验交流、标准辅导、验收管理、信息交互的桥梁。此外,北京市采取了企业提交自荐意见、专业辅导机构提交辅导意见、专家评审会出具专家评审意见的三位一体验收方式,更好地体现公平和公正原则。经过多方努力,2013年申报参加北京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工作的单位已超过百家。
“贯标工作不仅使政府和企业围绕知识产权工作建立了固定的联系,还在推动企业知识产权能力提升的同时,提高了知识产权系统工作人员和中介服务机构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范围,可以说是打通了知识产权工作的‘任督二脉’。”山东省知识产权局局长于智勇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说,山东省并非全国首个开展企业知识产权贯标工作的地区,但山东省把握了国家启动全国贯标工作的关键点,推动企业的知识产权工作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谋划,真正为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在围绕企业开展工作时找到了实实在在的“抓手”。
安徽省借助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业人才队伍和先行贯标省份的成果经验,组织优秀的师资力量,面向全省具有一定服务企业贯标经历和实力的中介机构和具有一定知识产权管理水平的重点企业,多批次、有重点、分层级开展企业贯标培训;向通过贯标认证的企业发放奖牌并大力宣传先进事迹和经营业绩,积极营造企业贯标的社会氛围。
“通过《规范》具体实施运行一年多的经验,我们不难发现,贯标确实能够加强企业对知识产权的全面管理,缩小不同类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差距,逐步加强企业的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企业对知识产权管理的能力,真正做到让企业的知识产权物尽其用。”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司有关负责人表示。(知识产权报 记者 李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