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知产力
今日(1月11日),微信在广州首次发布《2015微信知识产权保护白皮书》,向侵权行为亮剑。如今,微信公众平台日均浏览量(PV)超过30亿,已经成为重要的内容媒介。公众号是知识产权侵权投诉高发区,也是微信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领域。
白皮书显示,近一年来,微信共处理涉知识产权案件1.3万件,其中,原创声明功能保护了515万篇文章,品牌维权平台处理了7千多例涉嫌售假举报。腾讯法务部总经理江波在会上表示,未来微信将考虑把保护范围进一步扩大到语音、视频等,并了扩大品牌维权平台的邀请范围,“致力于推动互联网版权保护由‘被动时代’跨入‘主动时代’,涤清版权生态,营造文明的内容产业环境。”
线上投诉机制,开辟“智能维权”通道
微信自诞生以来,优质的内容激活了“全民阅读”的新景象,然而,一些不法之徒也开始“顶风作案”。2014年6月19日,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广东首例微信公众号著作权侵权案,相关案件逐渐涌现。到了2015年,“公众号抄袭”、“盗用他人名义发布虚假消息”以及“涉嫌售假”等现象逐渐进入公众眼球,打击不良行为,建构健康完善的内容生态成为了微信用户的共同追求。为此,微信制定了一套知识产权保护的组合策略。
本次发布的白皮书内容,阐明了微信的法律性质,明确了微信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象,详细说明了公众账号用户和个人账号用户的知识产权保护侧重点;介绍了微信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保护概况和成效;提出了建议并附上了典型案例。
侵权投诉递增,用户维权意识渐强
多重组合的维权策略让微信知识产权保护的工作立竿见影,微信处理的侵害知识产权侵权投诉数量,伴随着各类侵权投诉电子流程的上线和优化呈持续增长特征。
2014年第四季度至2015年第三季度,微信收到针对微信公众帐号的投诉超过2.2万件,其中涉及知识产权的投诉超过1.3万件,知识产权投诉占比达到60%;针对微信个人帐号的投诉超过1.2万件,其中涉及知识产权的投诉有200多件,比例仅为2%。
微信公众帐号是当前知识产权侵权投诉的高发区,是维权的重点,也是微信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领域。
从发布数据看,无论对个人帐号还是公众帐号,商标侵权的投诉在三种常见知识产权投诉中都是最多的,其次是著作权领域,而针对专利侵权的投诉数量均较少。针对著作权纠纷主要有三种形式,其一是各大自媒体账号转载他人作品,但不注明作者,不注明来源媒体;其二是未经授权,转载内容,尽管注明作者及出处,但并非通过合法渠道。其三是未经得权利人同意便“摘录、整合”他人作品,属于侵犯著作财产权中的汇编权。而针对商标权纠纷而言,擅用他人注册商标进行不正当竞争,以及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等行为均是侵权处理的重点。
朋友圈中,摄影作品侵权占绝大多数
在著作权侵权投诉的细分领域中,针对公众帐号的投诉内容主要为文字类,约占61%;而针对个人帐号的投诉内容,则以摄影作品为主,约占67%,二者之间差异源于产品本身的特点。
公众平台作为信息发布平台,其中以文字作品最为常见,也最易遭到侵权。朋友圈是个人用户使用微信的重要场景,以发布照片为主,因此针对摄影作品著作权的侵权行为占据绝大多数。
就涉嫌侵害商标权的行为分布而言,公众帐号与个人帐号在商标权侵权类型上体现出一致性,说明在商标权领域涉嫌未经授权使用他人商标的行为非常常见,这与社会现实情况相应和。
原创声明功能保护515万篇文章
2015年1月23日。微信上线“原创声明”功能,正式惩罚公众号抄袭现象,此令一出,数万个冒名侵权帐号被封号,独创功能广受好评。数据证明,原创声明功能在保护著作权方面着实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其上线的第一个月,全篇转载原创文章且被标注来源的文章数即突破22万,最高的月份(2015年7月)这一数值更是逼近80万。
2015年2月至2015年11月十个月间,共有约515万篇文章系利用原创声明功能进行转载传播。这一数字的背后,是微信公众平台对于原创作品及作者的515万次保护,是优质原创文章藉由转载帐号进行的515万次曝光。
另一方面,微信用户通过手机端对违规声明原创的文章进行的举报,从2015年5月至2015年11月七个月间,微信共处理用户手机端的该类举报1.9万余篇,有效遏制了部分公众帐号不当使用原创声明功能的行为。
品牌维权平台处理1.7万例举报
2015年以来,微商的异军突起也逐渐暴露出品牌侵权的乱象,大量出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负面新闻时有发生,于是微信品牌维权平台自2015年7月正式上线,以重磅打击售假帐号。
迄今为止,推送至品牌方涉嫌售假举报1.7万余例,经品牌方专业鉴定后处理7400余例,封禁了7000余个售假微信帐号。随着维权效果的日益明显以及商标权人的维权意识不断提高,越来越多品牌申请加入到微信品牌维权平台中。截止目前,已有44个商标权人接入平台,如路易威登、香奈儿等国际知名品牌商,涉及商标100余个。
未来,随着微信新功能的不断推出以及权利人维权力度的加大,侵权和维权的整体特点会有所变化。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微信团队表示,目前的工作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比如囿于设备限制和法律要求,手机端的侵权投诉系统尚待建设;比如考虑到用户体验和防止恶意滥用,原创声明功能和品牌维权平台还未全面推广;比如因为微信并非司法或行政机关,只能在法律赋予的权限内对涉嫌侵权行为进行评估等。
因此,无论是作为权利人还是用户,知晓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了解微信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措施及态度都是十分有益的。利用这些保护渠道和机制保护自己的合法知识产权权益,远离侵权行为,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成果,才能更好地共同维护积极、健康、向上的互联网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