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中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初探

  导读:”现在,很多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还仅仅停留在专利申请的层面,主要原因除了有可能由于没有直接感受到来自市场方面的知识产权压力,企业本身并不是十分重视知识产权工作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因素可能就是对知识产权业务流程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嵌入不足,也即:没有更深入细致地关注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的知识产权问题。在企业经营的整个过程中,包括产品的市场规划、研发、采购、制造、销售等各个环节,都会不同程度地涉及到知识产权的问题,知识产权风险管理、知识产权资产管理和知识产权运营都贯穿于这几个环节中,或多或少有着方方面面的联系。”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深入,中国经济正面临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国家鼓励企业提高创新意识,提倡产业向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转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提出了知识产权战略,各级政府对知识产权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政策和制度层面,鼓励企业开展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很多企业为此制定了相应的知识产权制度,设置了专门的知识产权部门。那么该如何推进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本文将对此作初步探讨。

  良好的创新机制和文化是充分实施知识产权管理的必要条件,也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核心价值所在

  第一,不断的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泉,是知识产权管理不断进步的原动力。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创新至关重要,缺乏对新技术的研究和对经营模式的创新,在全球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必然会遭遇发展道路的瓶颈。在市场细分日益明显的今天,科学技术的进步几乎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技术革命,推动了产业的革命,并不断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它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源泉,创新不仅仅体现在技术变革上,还应该包括经营模式、管理方式的变革。市场需求和经营模式的创新驱动技术变革,技术变革反过来推动经营模式转变和市场发展,企业只有时刻对新技术保持足够的敏锐度,做市场的快速反应者,才能不断推陈出新,打造金字招牌。

  第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由于全球法律和商业环境的变化,使得企业不得不重视知识产权,专利圈地运动,推动了无数优秀企业盘踞到产业的制高点,占据到产业链中最有利的位置,知识产权成为了高端市场压制竞争对手的有力武器,通过法律诉讼和商务谈判相互使用最终达到商业目的成为了跨国公司攻占市场的杀手锏。

  知识产权不仅仅是无形资产,还是法律武器和商业手段,更是品牌营销。正是基于此,笔者认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的组成部分,知识产权战略应成为企业经营核心战略之一。而相应地,企业应该设置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负责对整个公司的知识产权进行管理。

  第三,企业创新文化和知识产权文化的充分融合,实现知识产权管理机制与创新机制相互促进。

  企业要很好地实施知识产权管理,最好的方式就是在企业中,创造出知识产权的文化,并实现企业创新文化和知识产权文化的充分融合,潜移默化地去影响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和管理者,使得每一个人,都能真正重视知识产权工作。知识产权文化一旦形成,就能在企业中得到传承,知识产权管理自然也就能不断延续。企业的创新机制能推动知识产权管理机制,同样,良好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制也能推动创新机制不断地进步和完善,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深入细致地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创新知识产权业务和管理模式

  第一,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主要业务内容。

  从知识产权业务层面来说,知识产权管理主要包括知识产权风险管理、知识产权资产管理以及知识产权运营。知识产权风险管理、知识产权资产管理以及知识产权运营的基础是知识产权文化和制度建设、流程管理。

  知识产权风险管理主要是指对企业产品经营活动中,对有可能存在的知识产权风险进行预防规避、监控跟踪、风险清除。其主要目的是利用法律和管理双重手段为产品的市场开拓消除知识产权侵权风险,获取更大自由发展空间。知识产权资产管理主要是指将企业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智慧成果转化、制造成知识产权,并对其进行维护管理,以实现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诸如许可、诉讼等知识产权运营活动。知识产权运营主要是指权利人充分利用法律和商务等手段进行诸如知识产权转让、许可、诉讼等将知识产权获得财产收益的专业化管理行为。

  第二,通过知识产权业务流程的嵌入,实现 “全IP管理”.

  现在,很多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还仅仅停留在专利申请的层面,主要原因除了有可能由于没有直接感受到来自市场方面的知识产权压力,企业本身并不是十分重视知识产权工作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因素可能就是对知识产权业务流程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嵌入不足,也即:没有更深入细致地关注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的知识产权问题。在企业经营的整个过程中,包括产品的市场规划、研发、采购、制造、销售等各个环节,都会不同程度地涉及到知识产权的问题,知识产权风险管理、知识产权资产管理和知识产权运营都贯穿于这几个环节中,或多或少有着方方面面的联系。

  所谓的”全IP管理”可以理解为,将所有有关知识产权的业务,包括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等嵌套进企业经营活动中,包括市场规划、研发、采购、制造、销售等各个环节,实现统一的规划管理,其目标在于:在风险控制层面,通过在内部业务流程环节嵌入风险控制点,使风险从敞口模型变为窄口模型,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减轻风险的影响使其成为可接受的风险或者消除,使具体发生的风险是不可避免的风险,而非因内部业务疏忽而引起的风险;在资产管理层面,主要为收集和监管在企业经营各个环节中所产生的知识产权,防止企业无形资产的流失和管理不当。

  实现知识产权的”全IP管理”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

  必要性原则。所谓的必要性原则是指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包括市场规划、研发、采购、制造、销售等各个环节中,充分考量其与知识产权的业务相关度,知识产权管理部门选择与知识产权业务风险关系最密切相关的环节进行介入,必要性原则主要目的是合理分配资源,使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可操作性原则。在遵循必要性原则的前提下确定了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应该介入的环节后,应该找准各个环节流程中最佳的流程切入点,该切入点一般为知识产权资产和风险可控点,其主要体现在业务层面的可操作性,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以上两个原则的基础上,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可以重点考量在企业经营管理各环节中所要达成的知识产权管理目标。比如在市场规划阶段,需要着重关注目标市场的知识产权分布状况,组织专业人士开展大量的市场、技术和专利方面的分析工作,必要时出具具有战略高度的产业知识产权深度分析报告,供管理层参考,提前做好知识产权风险防范工作。在产品研发阶段,则侧重做好相关知识产权的储备和管理工作,进行专利组合的部署,以及知识产权风险规避设计。在企业经营管理各环节中实现知识产权管理目标应该考虑尽量将知识产权风险控制前移,尽早介入,提前防范。

  第三,打造有品质的知识产权,为知识产权运营提供”炮弹”.

  首先,打造有品质的知识产权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中的核心目标之一,它是企业进行知识产权管理活动的基石。

  在当前大造专利的背景下,很多企业往往忽略了专利的品质,而片面地追求数量。换一个角度来看,其实有时候并不完全是企业不想创造出有价值的知识产权,而是由于他们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企业创新能力不足,难以产生既符合市场又有技术含量的智慧成果,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当前很多企业很难产生有品质的知识产权,究其根本在于企业创新能力不强,其结果是知识产权本身的知识含量和技术含量不足,很多技术虽然获得专利授权,但是为第三方所使用的概率太小,最终导致很多专利沦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累赘,更不要说诉讼无效和运营了。

  从企业知识产权运营的角度来看,知识产权就好比是商品,能否”卖”个好价钱,同样需要市场去检验,商品要卖得好需要找对路子,符合市场的需求,基于市场需求去开发符合客户需要的优质产品。同样的道理,要使知识产权成为企业的无形资产、法律武器、商业手段,就必须具备有优良品质的知识产权。

  其次,打造有品质的知识产权要站在企业经营的角度,从产业链的高度精心布局。

  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应该引导和协助市场和技术专家团队系统性地站在产业链发展的高度,进行知识产权的部署,这样的部署应该是系统地规划,有深度地进行分析,厘清产业发展的脉络,透析产品上下游之间的关系,分别从技术和市场的两个维度出发,把握各个关键技术节点,对关键技术节点进行穷尽式的方案设计,形成有层次、差异化的知识产权组合,将智慧成果转变为有效知识产权。

  最后,企业要加快全球范围内的知识产权部署。中国企业和产品冲出国门,走向世界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知识产权的游戏规则,为西方发达国家所创设,在中国企业进行国际化的进程当中,遭遇到知识产权纠纷日益增多,特别是在欧美发达国家和知识产权高风险地区,一旦遭遇知识产权诉讼,诉讼费用之高,令人咋舌。因此,与其在国际市场开拓过程中处处被动挨打,倒不妨主动出击,在产品出口之前在全球范围内做好知识产权的部署。可以考虑结合市场分布和竞争对手的状况,选择比较有品质的专利组合和商标,进入目标市场国家,构建基本知识产权防御能力。

  第四,围绕产品经营活动,从产品层面开展知识产权资产管理和风险管理,探索性地逐步开展知识产权运营工作。

  首先,开展知识产权资产管理工作是实现知识产权风险管理和知识产权运营的基础。

  在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过程中,对知识产权资产的管理无疑是知识产权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识产权资产管理主要就是做”知己”的工作,其主要目的是将企业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智慧成果转化、制造的知识产权进行维护管理,并对其进行分门别类。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要对企业所持有的知识产权有清晰的认识,比如很多企业拼命地申请专利,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或者对知识产权资产管理的重视不足导致而对自己所申请专利的技术分布、价值知之甚少,连自己到底有多少”家底”都不是很清楚的情况下,在遭遇知识产权诉讼或者许可的时候,便会措手不及,也就不具备知识产权的运营前提条件了。

  知识产权资产管理是一份需要细致而长期坚持的工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它需要在智慧成果转化、制造成知识产权的初期就开始关注,记录好有关技术价值、分类、市场前景、侵权预测等重要信息,由于这些信息经常呈动态性变化以及知识产权所特有的属性,有时需要经常动态更新,所以必须要有良好的流程管理、IT平台的支持。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知识产权资产管理的工作,就是建立在大量的基础性分析和繁琐的流程管理的基础上,只有不断地坚持,才能最终找出货真价实的”真金白银”.

  其次,知识产权风险管理始终贯穿于整个产品经营活动当中,尽可能从源头提前化解潜在的知识产权风险。

  产品经营活动当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涉及到知识产权的问题,往往知识产权的风险来自某个不起眼的细节,或为人为疏忽,或为缺乏知识产权风险意识所致。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企业员工的知识产权风险意识,以及将知识产权的相关业务流程实现在产品经营环节中的嵌套。分别从产品规划、采购、研发、市场等角度入手,在产品规划期间,就要对产品中有可能涉及到的知识产权问题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进行知识产权的分析和规避设计。在元器件采购过程中,加强供应商的管理,尽量以合同条款规避有可能由采购带来的知识产权风险。在研发阶段做好有关专利组合申请布局和版权等方面的工作。在市场销售阶段,需要积极关注有关竞争对手有关同类产品的专利侵权信息,尽可能多的关注市场反应。这些业务涉及到知识产权的各个方面,包括专利、商标、版权、域名、技术秘密等,业务的深入程度和精细程度,直接影响到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实施的效果。

  最后,知识产权运营是实现知识产权价值最大化的重要手段,但是知识产权的运营,需要从整体上符合企业产品市场运营的总体战略。

  在当前国内知识产权司法环境还不是很成熟的情况下,特别是大多数企业目前还处在知识产权管理刚刚起步的阶段,要像国外企业一样将知识产权运营的工作开展得非常到位,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因此,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以结合企业整体战略的需要,逐步地开展这方面的业务。当企业知识产权的实力积累到足够强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将知识产权的软实力转化为硬实力,不仅仅是要实现为市场的开拓保驾护航,更要考虑从财务层面实现知识产权支出与收入的收支平衡,实现知识产权的收益最大化。

  良好的创新环境为知识产权管理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而良好的知识产权管理机制,又能反过来促进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经营能力,两者相互作用,形成良性循环,只有在不断的创新中推进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才能将知识产权工作做得更加扎实和深入细致。

  作者:皮波

  来源:知识产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