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邵平飘
2014年至2015年期间,德国联邦专利法院先后两次开庭审理我国“电子纸”材料生产商奥翼电子与行业大佬美国电泳电子的专利纠纷,仅仅拥有100多人的奥翼电子在这场国际知识产权诉讼中完胜世界行业巨头,一时声名鹊起。
奥翼电子之所以能在专利诉讼中取得胜利,与其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提前做好海外专利布局、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在所难免的专利壁垒以及专利诉讼大战密不可分。奥翼电子的成功,向国内企业展示了一个道理:只要前期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准备,小企业冲破专利壁垒的“魔咒”,与行业龙头“分庭抗礼”并非不可实现。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提前做好战略谋划,是此次奥翼电子传授给国内希望“走出去”的企业的重要经验。据了解,奥翼电子在进军国外市场之前,首先对国外市场的专利情况作充分的评估与分析,确定潜在专利侵权风险的范围,随后建立专利预警机制,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知识产权纠纷。同时,奥翼电子还聘请当地知名或者全球一流的专业知识产权人员,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知识产权诉讼。
近年来,许多国内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都遇到过知识产权纠纷,但像奥翼电子这样“完胜”的例子还在少数。笔者认为,这些失败企业的通病有二:一是将所有精力和资本投入到技术的开发创新中去,未能提前做好专利布局;二是怯于应对专利大战。专利预警机制不健全、缺少专业的专利咨询系统、对外专利申请信息的获取渠道不畅,不能有效掌握各国专利保护状况等问题都是国内企业海外布局的瓶颈所在。
法律是维护自身利益的重要途径。我国企业“走出去”须过好知识产权“关”,加强对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和保护和管理,使知识产权为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从而牢牢把握竞争的主动权。在经历一次次的磨炼后,“走出去”的国内企业必将愈来愈意识到知识产权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王牌效应,逐渐领悟到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