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发明报酬的实现困境及对策建议
合肥知识产权律师 发布于 2016-01-18
职务发明成果的权利归属和利益分配制度,直接影响发明人及其所在单位进行科技创新和转化运用的积极性,《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以下简称《专利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专利法实施细则》)都对此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规定,《职务发明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亦于20...
合肥知识产权律师 发布于 2016-01-18
职务发明成果的权利归属和利益分配制度,直接影响发明人及其所在单位进行科技创新和转化运用的积极性,《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以下简称《专利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专利法实施细则》)都对此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规定,《职务发明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亦于20...
合肥知识产权律师 发布于 2016-01-17
我国《专利法》第六条确定了我国职务发明的归属原则。但追溯起来,专利法的规定并不是最早的。我国职务技术成果已经形成了以合同法为核心,以“职责标准”为主。“资源标准”为辅,有条件的“约定优先”的统一的立法体系。但是,并没有具体的法规来明确职务发明制度。目前,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在制定...
合肥知识产权律师 发布于 2016-01-11
摘要:本文对全国范围内52件判决结案的职务发明奖酬案件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并得到一些结论:案件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机械、化工等行业领域尤其需要做好应对准备。发明人应当注意诉讼时效的问题,企业应当十分注意职务发明相关制度的有效性和实际执行中的证据保留。 职务发明奖酬纠纷在中国...
合肥知识产权律师 发布于 2015-11-28
1、如何确定发明人、设计人? 专利法中所称的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是指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了创造性贡献的人。 其中,发明人是发明或实用新型的完成人,设计人是外观设计的完成人。发明人和设计人只能是自然人,不能是单位、集体或课题组;同时,无论从事发明创造的人是否具备完全...
合肥知识产权律师 发布于 2015-10-12
文/欧修平 尹吉 金杜律师事务所 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在职务发明奖励报酬纠纷中,在诉讼时效的起算点问题上存在诸...
合肥知识产权律师 发布于 2015-05-03
来源:知产力(微信ID:zhichanli) 作者 | 徐卓斌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A诉B、C公司职务发明报酬纠纷案,法院于近日作出终审判决。该案涉及如何确定职务发明报酬纠纷适用法律、如何看待“中央集权”知识产权管理模式、约定报酬是否有效等法律问题,具有相当的典型...
合肥知识产权律师 发布于 2015-04-03
来源: 羊城晚报 一件专利权归属纠纷案,历经7年诉讼,仍未终结。2012年,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最高人民检察院又在2014年提起抗诉,案件重回二审程序。24日上午,该起专利权属纠纷案在省高院开庭。庭审中双方就众多细节展开激烈争论,赛百诺代理律师一度拍桌子表达怒...
合肥知识产权律师 发布于 2015-01-13
我国专利法把发明创造分为职务发明创造和非职务发明创造两类。根据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下列情况下完成的发明创造都是职务发明创造。 (1)发明人在本职工作中完成的发明创造; (2)履行本单位交付的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任务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 (3)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物质...
合肥知识产权律师 发布于 2014-10-19
作者:李文奇 北京IPrise知识产权与创新中心总监 1985年4月1日,我国第一部专利法开始实施,该法第六条仅仅规定了职务发明的申请权和所有权,未涉及职务发明人的奖励报酬补偿等问题。诚然,我们可以理解在当时的社会状况下,集体利益高于一切,任何强调私利的行为和主张都是不可...